开放型外贸新体制逐步完善 | 全面深化改革成就回眸-凯发ag旗舰厅手机登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出一大批新的开放举措,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打造开放型外贸新体制。
当前,我国外贸实力不断增强,2023年进出口总额达5.94万亿美元,其中,出口3.38万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14.2%,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进口2.56万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10.6%,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二。我国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显著提升,正向贸易强国迈进。
对外开放成就显著
7月1日,随着一声悠扬的汽笛声,北京市平谷区京平综合物流枢纽马坊站一列装运55个集装箱,满载价值1690万元的滚筒洗衣机、商用空调、服装等商品的中欧班列缓缓启程,将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境,驶向万里之外的莫斯科。这标志着北京地区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北京市外贸运输又多了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国际快速货运大通道。
2013年以来,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变局,建设完善开放型外贸新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新成就。
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更加稳固。2023年我国外贸在2022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正增长,表现好于全球整体水平和大多数主要经济体,连续7年保持全球第一;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左右,中间品进出口占比达61.1%,展现出较强韧性。服务贸易自2014年到2022年连续9年居全球第二位。
贸易结构更新,开放动能增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表现亮眼,出口首次突破1万亿元,增长29.9%。跨境电商新业态快速发展,2023年进出口总值达2.4万亿元,增长15.6%。对东盟等新兴市场贸易额继续增长,对拉美、非洲分别增长6.8%、7.1%。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到53.5%。我国关税总水平从入世承诺的9.8%降至7.3%,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3年至2022年,中西部地区外贸占全国比重从13.5%提升至19.2%。
相继推出一大批促进外贸新举措。我国全面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限制措施由最初的93项减少到31项。实施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的17.8%。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迄今已推出12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颁布实施出口管制法,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安全保障。对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等建设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分别有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和数贸会四大展会平台。
开创全球开放合作新局面。2013年至2022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规模累计达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签署的自贸协定由10个增至22个,自贸伙伴由18个增至29个。目前,我国与自贸伙伴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1/3。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目前,我们正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
持续开辟外贸通道
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有利于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对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作用。
7月2日上午,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在亚马逊平台上的直播间像往常一样准时开播,主播背后的展厅内各类产品琳琅满目,方便海外客户隔屏选购。公司物流中心副总经理李新儿介绍,得益于线上销售模式和海关跨境电商相关优惠政策,今年以来该公司通过跨境电商b2b方式出口到海外仓进行分拨销售的货物总货值超5500万元,同比增长近2倍,预计下半年出口货值增幅还将继续扩大。
过去5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我国将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结合各地的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带动产业带更多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参与国际贸易。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兴杰表示,中国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优化,未来产业发展和转型也必然依靠开放的全球市场。跨境电商体系为中国产业与全球市场建立了新的联系,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而形成新的产销体系。
外贸活力一路走强、结构持续优化、动能不断汇聚。为进一步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我国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十四五”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规划》《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将加快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列入重点任务。同时,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张,截至目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1000个,建设海外仓超2500个、面积超3000万平方米,服务网络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平台载体建设持续推进,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39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22个自贸试验区等相继设立。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魏浩表示,近年来,在传统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海外仓、保税维修、离岸贸易和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也为外贸发展增添了活力。
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贸易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升级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以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建设贸易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有力举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际行动。
——升级货物贸易。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一方面,要优化贸易结构。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优化国际市场和国内区域布局,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另一方面,积极扩大进口。推动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激发进口潜力,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创新服务贸易。2016年至2023年,我国在28个地区开展了3轮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率先探索与服务贸易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和开放路径,累计向全国推广157项试点经验和案例,引领带动全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未来应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要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
——发展数字贸易。建立健全促进政策,积极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打造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全方位扩大国际经贸合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建设贸易强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优化贸易促进平台。
- 2024-07-12【全面深化改革学习笔记】经济体制改革: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2024-07-12身边的改革故事|这座“戈壁油城”如何乘“云”而上?
- 2024-07-12多领域合力聚势“硕果累累” 中国经济展现回升向好强劲“脉动”
- 2024-07-12伟大的历史变革丨强农富民美乡村